聽損.耳鳴
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的患者常被發現難以清楚理解完整對話、需要他人重複說過的話或是電視及音樂需要調到大於平常音量等情形。聽力障礙又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感音性聽力損失

感音性聽力損失是最常見的聽力損失類型。它發生在內耳的神經和毛細胞受損,可能是由於老化、噪音損傷、病毒感染、耳毒性藥物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感音性聽力損失多數無法在藥物或手術上得到改善,部分可以使用助聽器輔助聽覺。

傳導性聽力損失

傳導性聽力損失通常是由於外耳或中耳的阻塞引起的,可能是由於液體、腫瘤、耳垢或甚至耳朵的形狀問題。這種阻塞阻止聲音進入內耳,通常可以通過手術或藥物治療。

混合性聽力損失

混合感音性和傳導性聽力損失。

對聽力損失的適當治療取決於具體的類型和潛在原因。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全面評估可以幫助治療或改善聽力損失。

耳鳴

耳鳴是外在環境沒聲音但卻能聽到聲響的一種狀況。聽起來可能是嗡嗡聲、輕敲聲、輕嘶聲,耳鳴所聽見的聲音頻率可能或高或低,單耳或雙耳耳鳴皆有可能出現。

耳鳴成因

耳鳴可能為許多原因造成的症狀表現而非疾病,可能造成耳鳴的原因有: 中耳外耳疾病、聽力損失、耳咽管疾病、荷爾蒙失調、心血管疾病、梅尼爾氏症、憂鬱症患者、頭部外傷、心理壓力、腦部腫瘤等等

耳鳴的治療

耳鳴的致病原因複雜,且可能為非單一原因構成。若有耳鳴的情形需由醫師評估,若有明顯外耳異物或中耳炎,可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其他可以合併心理治療、助聽器、耳鳴遮蔽器等方式。

微創耳膜修補

耳膜破損常見的原因為感染發炎或是外傷。耳膜破損會引起聽力障礙、長期耳漏、耳鳴和眩暈等症狀。若在藥物治療後兩個月以上耳膜仍未癒合,常需要修補耳膜以改善聽力及預防感染。

微創耳膜修補手術使用耳內視鏡輔助,突破傳統手術受到耳道彎曲的限制,有更好的視野進行手術,傷口也大幅縮小,術後照顧方便許多,傷口癒合後外觀上也幾乎看不到傷口及疤痕。若搭配生長因子使用可加速耳膜及傷口復原,皮膚黏膠的使用也讓傷口護理更加簡便。

傳統顯微鏡(圖左)與耳內視鏡手術(圖右)比較 Ref: Hashim ND, Lee SA, Jang SH, Moon IS (2020) A 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and microscopic inlay butterfly cartilage tympanoplasti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utility. PLoS ONE 15(10): e0241152.
(圖左)耳膜修補前 (圖右)耳膜修補後示意圖

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耳膜修補手術的成功率幾乎一樣,傷口小也減少了術後流血及血腫的發生,是耳膜修補手術的好選擇之一。

通氣管置放

中耳炎造成的中耳積水、耳咽管功能不良引起的耳膜下陷或歷經壓力變化後(如潛水、搭飛機等)無法平衡的中耳壓力常會引起耳朵疼痛、聽力障礙、耳朵悶塞感。當以上問題經由藥物治療仍舊無法改善時,能在耳膜上置放中耳通氣管,使中耳積水或積膿排出,也可以代替耳咽管達到中耳通氣功能。

耳膜上置放通氣管,中耳腔內膿液可排出,也可幫助中耳平衡壓力 Ref: Schilder AGM, Chonmaitree T, Cripps AW, et al. Otitis media.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6/09/08 2016;2(1):16063. doi:10.1038/nrdp.2016.63

中耳通氣管置放後,在通氣管脫落前應避免游泳及潛水等活動,並需定期回診確認耳膜傷口恢復情形,少部分患者會有耳漏、少量出血或通氣管阻塞等情形,需由醫師評估後再進行處置。

Kawale M, Landge S, Garg D, Kanani K. Endoscopic Versus Microscopic Type 1 Tympanoplasty (Myringoplasty) in a Rural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India: 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Cureus. 2023/3/13 2023;15(3):e36109. doi:10.7759/cureus.36109